從戈壁農業的蓬勃發展到新能源產業的崛起,從文旅服務的提質升級到民生福祉的持續增進,酒泉市正以實干擔當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。酒泉市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作為全面從嚴治黨、深化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,堅持嚴字當頭、刀刃向內,以釘釘子精神糾“四風”、破“頑疾”,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、干事創業,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、增進民生福祉、弘揚時代新風等方面,邁出的堅實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深入一線調研 破解發展難題
緊扣戈壁農業、新能源等特色優勢產業,酒泉市黨員干部開展沉浸式調研。
瓜州縣基層干部走進戈壁農業產業園,針對土壤鹽堿化等難題,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聯合攻關,研發出“水肥一體化+秸稈還田”改良技術,使蜜瓜、枸杞等特色作物產量預計可提升40%。
玉門市搶抓“雙碳”政策機遇,加速構建綠色能源新版圖,以“人人都是營商環境”的奮進姿態,組織干部深入風光電項目現場,收集企業和群眾意見建議52條,幫辦代辦各類項目手續221項,解決企業困難32件。各類電力裝機規模達723.9萬千瓦,累計發電760億千瓦時。
一季度,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8.9億元,增長9.2%、排名全省第二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.5%、排名全省第三。連續18個季度獲省政府高質量發展貢獻獎或進步獎。
聚焦急難愁盼 提升民生溫度
酒泉市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,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為民辦實事1250余件。1月至4月全市教育、科技、文化旅游、衛生健康等民生領域共支出67.5億元,占一般公共預算的76%。如此多的項目資金投入民生領域,充分彰顯黨和政府心系群眾的深厚情懷,讓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。
敦煌市針對游客反映莫高窟景區購票難、排隊久的問題,發揚馬上就辦、真抓實干的作風,第一時間與敦煌研究院溝通對接,聯合科技企業開發了智慧票務系統,實現預約、購票、檢票全流程線上化,游客平均入園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。“五一”假期,敦煌市遭遇一次強沙塵暴天氣,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,僅用3小時完成了近萬名滯留游客安全轉運和安置,用“敦煌速度”詮釋了為民服務的實踐擔當。
厲行勤儉節約 涵養時代新風
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,酒泉市把節儉理念融入城市肌理。
在金塔縣沙漠胡楊林景區,游客服務中心推行無紙化辦公,利用電子導覽、掃碼講解替代紙質手冊,年節省紙張超10萬張。
金塔縣機關單位開展“節水節電標兵”評選和“綠色回收進機關——綠植兌換”廢舊物品綠色兌換等活動,通過安裝智能電表、節水器具,引導干部職工少用一度電、少用一滴水、少用一張紙、少開一天車,積極倡導1公里內步行、3公里內自行車、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“135”綠色低碳出行方式,全縣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呈現下降態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