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當社區開展讀書分享活動。
在敦煌市沙州鎮紅當社區,一股文明新風正悄然興起。通過創新推行“一約四會”機制,這個擁有5000余名居民的社區活力滿滿。社區積極組織各類活動,從趣味運動會到文化講座,參與人數屢創新高,鄰里間交流日益頻繁。社區凝聚力顯著增強,大家齊心協力為建設美好家園出謀劃策、貢獻力量,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基層治理之路。
“三治融合”構建治理新格局
紅當社區創新實施“黨建+自治”模式,將居民公約與紅白理事會、居民議事會、道德評議會工作制度有機融合,形成黨組織引領、群眾自治、德治潤化的治理體系。通過民主推選,吸納老黨員、離退休干部等62人組成自治隊伍,制定紅白事操辦標準等7項制度,成功遏制大操大辦事項28起,為群眾節省開支超百萬元。
紅當社區建立“掌上議事廳”,通過線上平臺收集居民建議237條,解決老舊小區改造、停車位規劃、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等居民關切事項45件。通過“民事民議、民事民定”協商機制,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大幅提升。
道德培育綻放文明之花
紅當社區打造“榜樣引領工程”,創新開展文明積分制,將移風易俗納入積分管理。通過“好家風故事會”“文明家庭擂臺賽”等特色活動,評選出“最美家庭”“身邊好人”等先進典型50余人次,形成“評一個典型、帶一片群眾”的輻射效應。80歲老黨員張玉芳十年如一日照顧殘疾鄰居的先進事跡,帶動37名居民加入“銀齡互助”志愿服務隊。
“我們的道德銀行已存儲善行義舉1100余件,居民可用積分兌換社區服務。”道德評議會負責人表示,這種“德者有得”激勵機制讓文明新風吹入千家萬戶。
文明實踐繪就幸福圖景
紅當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構建“1+N”志愿服務體系,培育“黨河護苗”“書香紅當”等特色品牌。今年以來,先后開展“我們的節日”主題活動32場,組織讀書分享活動46次,服務群眾3800余人次。針對特殊群體,建立“愛心敲門”常態化服務機制,為孤寡老人提供助醫送藥服務180余次。
在禁毒防賭方面,社區創新“三式工作法”,推出體驗式教育、情景式宣傳、聯動式防控。今年以來,轄區涉賭警情同比下降40%,并成功創建“無毒社區”。
數字賦能提升治理效能
紅當社區運用“互聯網+”思維,結合“掌上敦煌”“文明實踐云平臺”等app,設置文明隨手拍、微心愿認領等5個功能模塊。系統上線半年來,受理群眾訴求153件,辦結率達98.7%。通過大數據分析居民需求,精準推出“四點半課堂”“銀發數字課堂”等服務項目,惠及群眾1200余人。
“我們把群眾‘心上事’變成社區‘上心事’,通過‘一約四會’實現民事民議、民事民辦、民事民管。”沙州鎮相關負責人表示。如今,紅當社區正以潤物無聲的文明滋養,書寫著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的生動實踐,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的創新樣本。